叮咚买菜再也不做亏钱买卖了!
社区营销研究院 商业 2023-05-26 10:16:53 · 热度999

来源:社区营销研究院

叮咚买菜撤出川渝地区!”

睡了一觉起来后,成都的王先生在微博热搜榜上看到了这条消息。这可把王先生给急坏了,要知道王先生可是叮咚买菜的忠实用户啊!日常生活买菜全靠叮咚买菜。不信邪的王先生还特意打开叮咚买菜去试了一下,果然跳出了服务调整的公告。公告称:川渝站点将于5月29日18:00停止配送服务。

其实叮咚买菜撤出川渝地区并不是首例,从去年5月开始,叮咚买菜就有意地开始收缩战场,先后关停了宣城、滁州、唐山、珠海、天津等多个地区,其目的是为了实现叮咚买菜“盈利”。

从财报来看,2023年第一季度,叮咚买菜GMV为54.52亿元(人民币,以下未标注则同),同比下降6.8%;总营收49.98亿元,同比下降8.2%。这对于刚通过“断臂”实现盈利的叮咚买菜而言,第一季度再次跌入亏损的经营巨坑中,而此次关停的川渝地区叮咚买菜常年亏损,关停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于是便有了大家关心的这个问题:叮咚买菜真就是靠裁撤亏钱买卖实现盈利的吗?其在生鲜电商赛道是否具有竞争力?

一、撤离是当下叮咚买菜的最佳选择

叮咚买菜创立于 2017 年 5 月,通过搭建产地直采、前置仓配货和最快 29 分钟配送到家的服务模式,为用户提供生鲜消费新体验,其发展过程大致可划分为 4 个阶段。

第一阶段:初创期,确定前置仓模式。2017 年 5 月叮咚买菜 app 正式上线;6 月,开始逐步建立起“总仓+前置仓”供货模式。2017 年叮咚买菜全年营收突破 3800 万;

第二阶段:本地重点发展期,大力发展上海业务。叮咚买菜立足上海,大力发展本地生鲜业务。2018 年 2 月,第一个大规模大仓建成并更名为上海分选中心;10 月,上海本地建成 119 个前置仓,覆盖大部分社区,深耕上海本地生鲜业务。2018 年叮咚买菜全年实现 GMV(商品交易总额)为 7.42 亿元,日均订单量达 4.19 万单,业务发展势头强劲;

第三阶段:外地迅速扩张期,布局长三角业务。伴随本地业务逐渐成熟,叮咚买菜逐步开始“走出去”战略。2019 年 1 月,叮咚买菜杭州开城,业务范围开始扩展至长三角区域;2019 年 8 月,试水深圳,随后进驻北京、成都等市场。

外地快速扩张,带来营收的迅速增长。2019 年,全年实现GMV47.10亿元,建成前置仓近600个;2020年全年实现GMV130.32亿元,日均订单量达54.38万单,前置仓数首超 850 个;

第四阶段:高质量发展期,强调“效率优先,兼顾规模”。2021年至今,公司将发展的重心从原来的规模扩张转向提高效率,实现盈利,即由原先的“规模优先,兼顾效率”转向“效率优先,兼顾规模”的战略。

暂缓开城的同时减少原有二三线城市的前置仓,更集中于提高现有优势城市的盈利水平。其中 2021年12 月上海地区率先实现 UE(单位经济模型)翻正,2022年Q4有80%以上的城市实现经营利润转正,首次实现 GAAP 净利润转正。

尽管叮咚买菜经过四次蝶变,已经实现了80%以上的城市经营利润转正,但仍然有20%的城市是亏损的,对于叮咚买菜等薄利多销的企业而言,其它城市业绩稍差便能拖垮整个集团的成绩,这20%的比例依旧是定时炸弹,撤离是最佳选择。

二、叮咚买菜在生鲜电商是否真正具有竞争力?

首先,生鲜电商仍是成长中的赛道。我国作为人口大国,生鲜需求基数大,目前线上渠道渗透率较低,2021 年中国生鲜线上零售渗透率为 7.9%,较2016 年2.0%有明显上升,然而对比网上零售整体的线上渗透率近 30%仍有较大的上升空间。

因此,生鲜电商市场有持续增长潜力,而其中前置仓赛道因其行业领先配送速度和优质产品,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且未来市场空间广阔。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2016年前置仓模式市场规模为6亿元,2020年增长至308亿元,4 年CAGR 达167.4%,属于高速增长的时期;未来,预测前置仓行业进入相对平稳的增长时期,根据 CIC 预测 2025 年前置仓市场规模有望达到 2,277 亿元,2020-2025E行业增长CAGR预计达 49.2%。

生鲜电商行业的细分赛道前置仓模式,代表性玩家有每日优鲜、叮咚买菜和美团买菜,三者最初均以前置仓模式开始发展,但后续由于战略方向不同而衍生出各具特色的发展路径。

其中每日优鲜宽而广,无论是每日优鲜的早期扩张路径还是后来的业务延申都体现

了这点,对比来看叮咚买菜纵深性更加明显。目前每日有线将业务向外延伸至社区零售+科技,拓展云超市,次日达,自助货架等业务,并提供零售云服务为商业伙伴赋能,在现有资源上尽可能探索新的增长点,已退出即时零售赛道。

而美团买菜谨慎试水、稳步扩张,不过分注重规模扩张,将开城开仓数控制在较低水平,专注优化好现有城市的经营情况,通过精细化运营一步步接近盈亏平衡。

而叮咚买菜坚持围绕前置仓垂而深,持续在生鲜即时零售赛道上发力,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向上深入投资供应链且积极研发自有品牌商品,向下紧抓履约和用户做运营,在局部市场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与盈利能力。

但“规模优先,兼顾效率”的战略对于现阶段前置仓生鲜电商市场而言是一个悖论:

  • 一方面,规模扩张短期内不能带来显著的规模效应,无法改善盈利能力,由于低线城市订单量少、订单密度小、人效低,履约端由于无法形成规模效应而难以改善;

  • 另一方面,规模扩张缺乏资本造血后,客观条件下战略难以持续。随着生鲜电商整个行业的融资趋于冷静,同时叮咚买菜原有融资资金大量投入规模扩张后,现有的资金总量客观上限制了公司规模的进一步扩张,这便有了叮咚买菜后续撤出多个城市的事情发生。

2021年第三季度后,叮咚买菜正式提出从“规模优先,兼顾效率”向“效率优先,兼顾规模”转变。在暂停扩张和关闭部分城市业务后,叮咚买菜还将目前运营的重心放在长三角地区,这些地区人口密度更高,高人口密度基数下的订单密度显然更高。订单密度越高对于城市前置仓和中心仓单成本摊薄作用更高。

与此同时,年轻群体占比较大的城市其需求群体更大,他们生活节奏快,买菜时间少,没有时间到传统菜市或超市买菜,线上方便快捷的方式恰恰切中了这部分消费者的需求。在叮咚买菜不断优化各城市盈利结构的努力下,截至 2022年Q4,已有 80%的城市经营利润

转正,这份成绩在生鲜电商的熔炉中实属不易。

三、预制菜是生鲜电商的新出路吗?

目前,可以看到,叮咚买菜为了盈利除了撤出一些亏损的城市外,还过自有品牌进行供给侧的优化,辅以适当的营销策略,提高预制菜的占比。2021 年以来叮咚买菜自有品牌 GMV 占比持续上升,22Q4 自有品牌 GMV 占比为 16.0%,已有明显的发展,那么预制菜会是叮咚买菜等前置仓生鲜电商盈利新大陆吗?

可以确认的是,随着懒人经济与消费升级,预制菜市场将越来越大。据艾媒咨询预测,2023 年预制菜规模约 5100 亿,行业集中度低,未来整合空间大。目前我国预制菜行业已初具规模,估计 23 年行业规模达 5100 亿元,2025 年有望实现 9000 亿元的规模,进一步成为万亿赛道,成长空间巨大。

同时,行业内集中度较低,企业之间的竞争激烈,目前尚未形成明显的头部效应。根据艾媒咨询数据,截至 2022 年 12月 31 日,全国预制菜企业超 7 万家,且大部分为中小型制造企业,是一片蓝海。

目前叮咚买菜布局预制菜有两大优势:

  • 其一,叮咚买菜持续整合原有上游农业资源和冷链运输仓储资源,相比于预制菜初创企业而言,叮咚买菜进军预制菜行业可以利用现有供应链资源,减少额外投入

  • 其二,叮咚买菜与预制菜消费画像的高度重叠生鲜电商与预制菜市场主要集中在一线及新一线等高线城市群中,并且以 80 后和 90 后中青年群体为消费的主力军意味着叮咚买菜是“在正确的渠道向正确的人卖适合的产品”

但是预制菜赛道目前也是亏声一片,暂时还无法帮助叮咚买菜盈利,而撤出亏损城市才是稳住盈利底线的最现实办法,毕竟做企业不是做慈善!

文章推荐
华尔街科技眼
2023-05-31
1037

消费者艰难躺穷,拼多多业绩翻红

多年来,京东依靠强供应链保证了其在3C、家电领域市场份额的不断扩大。拼多多和京东短兵相接,势必要提升供应链能力,新任轮值CEO赵佳臻介绍了“强链”“补链“的计划。运营利润大涨222%拼多多(NASDAQ:PDD)第一季度实现营收376亿元,同比增长58%。
商业
财经无忌
2023-05-31
842

高质量发展注入基因,拼多多踏进“质变”进行时

伴随新的联席CEO赵佳臻上任,拼多多首次提出进入全面拥抱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将提升质量作为首要目标。此前彭博一致预期:拼多多一季度营收为323亿元,Non-GAAP经调整净利润为5966亿元。如今,这些农业科技成果已经开始转化为高质量、高科技属性的农产品,并成为拼多多货架上的畅销品。
商业
零售商业评论
2023-05-25
1273

沃尔玛中国业绩强劲,2个看点:电商和山姆

数据显示,沃尔玛中国Q1净销售额为53亿美元,同比增长283%,可比销售额增长255%,电商业务净销售额增长54%。这一数据表明,消费者对于线上购物的需求正在逐渐增加,线上销售也成为了零售业的一个重要趋势。
商业
社区营销研究院
2023-05-28
903

传统商超客流不再,谁是休闲零食品牌的渠道接棒者?

大单品及渠道结构导致各休闲零食品牌对零食折扣店态度差异:洽洽、劲仔这类sku较少、单品为战略(洽洽2021年营收中国葵和坚果两大品类分别贡献66%、23%,劲仔以鱼类零食,2022年鱼制品单品体量已达10亿),流通渠道作为基本盘(截至2022年末,洽洽的传统、现代、特通渠道营收占比分别为4:4:2。
商业
新摘商业评论
2023-05-24
1213

叮咚买菜守塔记

得益于前置仓模式给消费者带来便利新鲜的消费体验,叠加疫情期间消费需求暴增的情况,叮咚买菜市场份额不断扩大。一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叮咚买菜方面透露,预制菜为主的自有品牌商品已占整体GMV的19%,其中自有品牌用户渗透率提升至70%以上,主打家常菜系列的预制菜品牌“蔡长青”目前月销量超过7000万。
商业
新摘商业评论
2023-05-24
1213

叮咚买菜守塔记

得益于前置仓模式给消费者带来便利新鲜的消费体验,叠加疫情期间消费需求暴增的情况,叮咚买菜市场份额不断扩大。一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叮咚买菜方面透露,预制菜为主的自有品牌商品已占整体GMV的19%,其中自有品牌用户渗透率提升至70%以上,主打家常菜系列的预制菜品牌“蔡长青”目前月销量超过7000万。
商业
新熵
2023-05-24
1132

盒马打响预制菜的升维之战

以行业常见的产品同质化为例,核心就是ToB供应链企业的优势在于规模生产能力,对于市场需求的敏感性较低,往往只能采取跟随策略,市场头部单品火一种,就跟风上一款。以“新奇”满足消费者选择丰富性的同时,也进一步提升了盒马预制菜商品力的差异化优势。
商业
燃次元
2023-05-22
1345

叮咚买菜再断臂,撤出川渝

从盈利的角度来看,叮咚买菜不断传出捷报,2023年Q1,即使GMV和营收下滑,叮咚买菜的盈利表现良好,当季叮咚买菜净亏损5240万元,较2022年Q1的净亏损4774亿元大幅收窄,Non-GAAP下净利润为610万元。
商业
零售商业财经
2023-05-22
1099

叮咚买菜增厚“商品力”,进入高质量“起跳”考验期

净利润为610万元,去年同期为净亏损4222亿元。叮咚买菜创始人兼CEO梁昌霖表示:“只有蹲下来才能跳得远。”彼时受疫情影响,不少消费者居家隔离导致线上生鲜采购成为唯一的物资选择来源,这直接促使叮咚买菜去年同期的GMV激增。
商业
刘旷
2023-05-08
1056

预制菜,巨头们的新赛场

预制菜,巨头们的新赛场
商业
1
2
鸟哥笔记学院全新上线
社区营销研究院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