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第48届日本食品展在东京正式开幕。
作为亚洲环太平洋地区参与规模和交易量最大的食品展览会,日本东京食品展是与德国科隆、法国巴黎国际食品展齐名的世界第三大规模的食品和饮料专项展览会。
3月9日,侯毅的一则朋友圈吐槽引起广泛讨论。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他得出的一个结论:中国和世界脱钩了。
侯毅说:“在东京参加2023食品展,有两大遗憾,一是中国参展的企业极少,除了一些山东做蔬菜加工的企业,水平基本停留在20年前广交会水平,和泰国、越南比差距很大,基本没有国内大型的食品工业参与;第二,中国连锁业的采购也基本没有”。
侯毅认为,中国(食品业)和世界脱钩了,这与三年疫情有关。
他认为三年疫情防控,使中国零售的采购能力也弱化了,不管是创新还是工艺都已经远远落后于世界;而且展会组织和参展商都没有中文的资料,说明对中国食品的采购兴趣不大,我们曾经自以为的中国市场吸引力正在逐渐流失。
这样振聋发聩的一番话,让人不得不重新审视中国(食品业)与全球当下的贸易关系,不得不审视中国制造与世界先进水平之间的差距。最新的民意调查显示,美国民众对中国的好感正在快速下降,甚至创下了历史最低水平。
美国民意调查公司盖洛普在今年2月发起了最近一次民意调查,抽样访问了超过一万名美国成年人,调查显示只有15%的受访者对中国抱持好感,是调查1979年开展以来的最低水平,相较于2018年以来已经下滑了38个百分点。可以说,中美之间、中国与全球之间的贸易关系是微妙而紧张的。
作著名企业家,也作为知名零售企业盒马鲜生的创始人兼CEO,侯毅因为产业地位所具备的视野和接收的信息,显然远超普通人,因此在当下的节点,他的结论似乎显得更具代表性。毕竟疫情三年对盒马业务造成的影响,或许较之其他行业要更为深刻。
众所周知,三年的新冠疫情让各行各业均经历了残酷的洗牌,而生鲜零售行业变化尤其明显。
2022年,社区团购市场一地鸡毛,生鲜电商作为一门向来是不赚钱的生意,多家生鲜电商赛道玩家因经营困难,前仆后继接连倒下。在这种背景下,盒马交出的成绩单却令人眼前一亮。
今年年初,盒马CEO侯毅发布全员内部信,称盒马鲜生已实现全面盈利。
据数据显示,2022年,盒马鲜生销售额同比增长超25%,盒马X会员店增长超247%,奥莱和邻里的增长则高达555%,多业态实现强劲增长。从数据来看,这显然是一份不错的成绩单,但如果叠加阿里不再输血、盒马业务扩张趋缓的背景来看,用长期潜力换短期盈利是否合适,还得见仁见智。
2月23日,阿里巴巴集团发布2023财年Q3(自然年2022年Q4)财报。据财报显示,盒马和阿里健康带动中国零售商业的直营及其他收入本季度实现10%的同比增长,让阿里巴巴直营业务季度收入首次突破了100亿美元。
长期以来,深受阿里器重的盒马肩负着扛起阿里生鲜大旗的使命。但由于生鲜电商行业形势不佳,盒马也陷入了困境。
2021年1月,阿里进行组织架构调整后,盒马升级为经营责任制,阿里不再无限期输血,后者必须自负盈亏。去年3月,盒马被传出将独立IPO的消息,估值约为100亿美元,不及市场预期,而去年7月,有消息称盒马的估值从年初的100亿美元跌至60亿美元,在短短半年时间里便下滑40亿。
在疫情管控放开之后,盒马能否延续之前的盈利表现?答案,会在2023年揭晓。
*题图及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盒马“急了”



从盒马模式,看如何应对影响商超企业转型的五大要素



什么是零售业的终局?盒马模式藏着一些答案



预制年菜“反套路”,盒马的“逆向思维”



终于盈利的盒马,成了生鲜电商全场的希望



终于盈利的盒马,成了生鲜电商全场的希望



盒马苹果化积弊



盒马X会员店“加速”:全国第8店开业,近300万付费用户



盒马的商品力打造,对超市企业转型带来哪些启示?



火锅进入“小鲜肉”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