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L电子,没有“第二春”?
锌刻度 科技 2022-03-09 15:12:58 · 热度999

作者: 陈邓新

资本市场,对TCL电子冷脸相向。

赴港上市的TCL电子(曾用名TCL 多媒体),2021年的开盘价为5.695港元、收盘价为4.050港元,全年市值缩水28.88%;到了2022年开端,月线呈现两连阴,市值仅剩下90.02亿港元,要知道1999年上市之初市值曾超200亿港元。

这期间,TCL电子哪怕放出利好消息也无济于事。

譬如,2022年2月23日,TCL电子正式发售了新品银弧极速智屏P11系列,当天股价未激起波澜,反而次日暴跌了3.92%。

国货当潮之下,TCL电子推新,为何没有重振资本市场的信心?苦心经营电视四十年左右,怎么就掉队了?AloT赛道巨头林立,TCL电子陷入重围?

智屏销量下滑,新品涉嫌夸大宣传

智屏,一直是TCL电子的“台柱”。

所谓智屏,其实就是带有智能属性、侧重娱乐性的电视,也被称之为智能电视、社交电视、互联网电视等,名字因公司而异,但维度是一样的。

据TCL电子中报显示,2021上半年营业收入为349.34亿港元,同比增长103.7%;净利润为10.41亿港元,同比增长122.9%;其中智屏的营收占比高达66.08%,在各条业务线中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如若单论业绩,市值似乎不该缩水。

然而,业绩只不过是过去式,资本市场更强调预期,注重未来的成长性,即作为TCL电子核心的智屏,到底还能不能打。

答案,显然无法令资本市场满意。

据TCL电子官方公布,2021年全年TCL智屏全球销售量为2357.95万台,同比减少1.5%,更为重要的是中国市场销量同比下降24.4%。

业绩表象之下,TCL电子的颓势肉眼可见。

一名互联网观察人士告诉锌刻度:“传统黑电早已进入缩量市场,智屏成为增量市场,迎来各路诸侯争夺,小米、荣耀等具有互联网思维的企业如鱼得水,而TCL电子等传统家电企业还是差了点意思,调性还是不一样。”

此背景下,TCL电子对银弧极速智屏P11系列寄予厚望,渴望其成为遏制智屏销量下滑的胜负手。

可惜的是,银弧极速智屏P11系列难堪大任。

家电产业资深观察人士傅文重告诉锌刻度:“P11性价比不高也罢了,关键是有忽悠人的嫌疑,支持8K解码,然而屏幕是4K的,有什么用?双重120Hz效果是依靠算法实现的,真实效果值得商榷;130% BT.709色域粗看很牛,但这是一个老标准,现在较少使用了,用主流标准来看实则中庸。”

银弧极速智屏P11支持8K解码,然而屏幕是4K的

傅文重进一步表示,TCL电子针对年轻人推出了雷鸟品牌,走的是性价比路线,方向没有问题,可成绩却难以拿出手。

“雷鸟一直做得不怎么样,还是跳不出TCL体系。”傅文重认为雷鸟的前途充满荆棘,“品牌运作有问题,渠道方面也没有做好,虽然部分型号有点口碑,但销量不温不火,直白来说雷鸟没有互联网基因。”

这么来看,TCL电子的智屏面临突围之战。

战略失误,从领跑者沦为追赶者

其实,这不是TCL电子第一次遭遇瓶颈了。

据公开资料显示,1987年中国电视机总产量达到1934万台,超越日本一跃成为世界第一大电视机生产国,标志着彩电紧俏的时代结束了。

次年,长虹开了彩电价格战的第一枪。

自此以后,中国彩电品牌逐步上跃,在与日韩彩电品牌的博弈中慢慢占据了上风,最终走到了舞台中央,拥有了不可忽视的话语权。

TCL电视,就崛起于那个荣光的年代。

复盘来看,2001年堪称TCL的分水岭,当年其彩电销量登顶,创始人李东生萌生了一举成为全球彩电霸主的念头。

“要是有只老虎追你,每个人都能登上喜马拉雅山。”李东生如是说。

满志踌躇的李东生盯上了被誉为CRT鼻祖的法国汤姆逊,一家世界五百强企业,拥有深厚的了显像管技术底蕴以及成熟的全球市场布局。

于是,2003年TCL上演了一出“蛇吞象”的国际并购,如愿以偿成为全球最大的彩电企业,而李东生也被《时代》评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商界领袖”,收获了国内外数不清的鲜花与掌声,声望达到人生的顶峰。

战略只是开始,最重要的还是结果,李东生不是李书福,吉利成功收购沃尔沃,但TCL电子的国际并购却“失败”了。

万万没想到,不久之后液晶电视革了CRT的命,李东生的如意算盘落空,汤姆逊成为“烫手的山芋”。

据公开数据显示,TCL曾经一度出现18个月净亏18个亿元的盈利危机。

为此,李东生差不多花了5年光阴,才彻底摆脱战略失误带来的包袱,然而此时的市场竞争格局早已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李东生减持TCL电子

在国内,TCL的LED布局慢了一步,海信、创维等跑到了前头;在国外,三星、LG一路高歌猛进,成为全球市场的“双雄”。

更为糟糕的是,小米、乐视等互联网玩家跨界而来,通过降维打击的方式争夺市场,等传统企业醒悟而来时已遭弯道超车,反而变成追赶者,之后就是一步落后步步落后。

事实上,李东生的重心早已迁徙到面板业务上,更是在2021年自8月9日卸任了一直担任的TCL电子董事会主席。

目前,TCL科技(面板为主)市值高达780.10亿元,差不多是TCL电子的10倍。

押注AloT,却难以拉出第二曲线

电视之外,TCL电子的AloT也面临群雄的围堵。

眼下,TCL电子的业务线涉及电视、冰箱、门锁、灶台、洗衣机等诸多细分家电赛道,串起上述业务线的正是AloT(人工智能+互联网)。

换而言之,TCL电子渴望构建AIoT新业态,从而释放更大的增长潜力。

据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AIoT市场规模超5800亿元,同比增长53%;预计2022年市场规模将达到7509亿元。

尽管市场蛋糕接近万亿规模,但TCL电子谋求拉出第二曲线并非易事。

一方面,巨头云集,TCL电子毫无优势。

无论是国内的百度、京东、小米、华为等互联网巨头,还是谷歌、微软、亚马逊等科技巨头,不约而同切入AIoT赛道。

这意味着,TCL电子需与之正面抗衡,然而双方的实力不成正比。

抛开上述对手不谈,格力、美的、海尔等头部家电企业,以及海信、创维、康佳等同一时代的老对手也先后下场。

这意味着,在生态体系对抗上,TCL电子没有优势。

另外一方面,缺乏“护城河”。

某私募投资部经理陈听涛告诉锌刻度:“AIoT的内核是人工智能,这方面互联网企业的优势很大,而传统企业的理解相对不深,不是加装了超大屏幕就可以称之为AIoT家电的。”

众所周知,TCL电子并不以AI见长。

陈听涛进一步指出,当下AIoT的入口,要么以手机为主,代表企业为小米,要么以智能音箱为主,代表企业为百度,较少考虑将电视作为入口。

“电视屏幕较大、重量也不轻,通常放在固定位置,远不如手机、智能音箱灵活方便,且耗电也相对更高。”陈听涛认为TCL电子的AIoT战略缺乏基石,“有手机在,为什么要盯着冰箱、集成灶的屏幕看?”

总而言之,TCL电子的智屏业务遭遇了成长天花板,特别是在国内市场节节败退,而AIoT业务的前景仍有不确定性,其“低毛利率、低净利率”的窘境短时间之内难以改变。

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成为TCL电子当下的真实写照。

文章推荐
DoNews
2023-07-10
3319

地平线突围,国产汽车芯片崛起?

自2020年以来,自动驾驶在资本市场的关注度直线上升,地平线、文远知行、小马智行、驭势科技等企业纷纷完成了巨额融资,而自动驾驶行业也被认为是具备万亿美元产值的黄金赛道。
科技
节点财经
2023-06-30
4091

嘀嗒出行上市:港股还会喜欢小而美的故事吗?

两次冲击上市失败后,嘀嗒出行又向资本市场发起了冲击。今年2月,嘀嗒出行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在香港主板IPO上市,此时距离公司第一次冲击上市已经过去了三年。
科技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2023-06-29
4177

药师帮暗盘涨30%,市值破160亿,今日正式上市

药师帮今日上市,正式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继昨日下午暗盘时段盘中交易股价大涨30%,成交额近3000万港币,市值最高突破160亿港币,今日9点半开盘。
科技
新熵
2023-07-05
3706

导河入海,TCL电子拥抱AI领域大变量

在这个万物皆可“AI+”的时代,聚焦智能终端的TCL电子(01070.HK)则是进一步探索人工智能新领域,弄潮AI大变量的海洋。
科技
华尔街科技眼
2023-06-02
3715

奥马电器与TCL:说好了做彼此救赎者

TCL对全资子公司奥马的整合拉开大幕。奥马电器最新公告称,公司拟通过现金方式购买TCL实
TCL
科技
华尔街科技眼
2023-06-02
3715

奥马电器与TCL:说好了做彼此救赎者

TCL对全资子公司奥马的整合拉开大幕。奥马电器最新公告称,公司拟通过现金方式购买TCL实
TCL
科技
节点财经
2023-06-04
3657

资本市场再起风云,香港郑氏家族又有新动作

从公开信息来看,郑志刚主要通过自身及其创立的CCapital、K11Investment和ASPEX三个主体进行布局,聚焦新能源、新消费、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经济范畴。对于其中的新能源赛道,郑志刚似乎表现出强烈的看好和厚爱。
科技
消费钛度
2023-05-22
4126

盒马,“跑向”资本市场

有消息称,盒马或将成为今年阿里巴巴启动改革后首个独立上市的子公司。发展过程中,盒马先后尝试了盒马鲜生标准店、盒马X会员店、盒马邻里、前置仓模式盒马小站、靠近社区的盒马菜市、盒小马、选址在近郊的盒马MINI、主打下沉市场的盒马生鲜奥莱店、购物广场模式的盒马里等10余种业态。
科技
异观财经
2023-04-14
3581

陆金所回港双重上市,能否重获资本市场青睐?

招股书显示,陆金所是国内领先的小微企业主金融服务赋能机构。招股书披露,截至2022年12月31日,陆金所已为中国合计约660万名小微企业主提供服务。此外,一些新兴的金融科技公司也在积极探索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市场,同时在消费金融业务方面也与陆金所形成竞争。
科技
雷科技
2023-04-03
7003

TCL X11G:砸向电视市场的“核武器”

TCL X11G如何颠覆电视市场?
科技
1
2
鸟哥笔记学院全新上线
锌刻度
0
0